觀塘裕民坊拆卸21年魚餌店被迫結業 店主夫婦難捨人情味:半賣半送回饋熟客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9/02/26 16:20

最後更新: 2019/02/27 17:45

分享:

分享:

裕民坊重建,周氏夫婦經營21年的「官塘魚餌」,養大4個兒女,也無奈被迫結業。

受觀塘裕民坊重建影響,逾百戶在裕民坊經營的靠牆舖攤檔,將於2月28日交吉離場。市區重建是不斷向前的齒輪,面對財雄勢大的發展商,小商販固然沒有任何反抗能力。不過在推土機來臨前,裕民坊街坊舖店主兢兢業業、努力謀生的故事依然值得聆聽。

靠牆舖衍生於1960年代,當時不同小販為了謀生,於是在裕民坊一帶聚集,當年的港英政府為了方便管理,於是向這些小販發放固定攤位小販牌照。

過去21年來,周生和周太就是靠經營「官塘魚餌」這間店,養大4個兒女。這間店原不屬於周生,彼時他時常交貨給前一手漁具店老闆,熟絡之後得知對方有意轉讓店舖,便將這店頂了來做。如今重建,他們也無意再做下去。

周生周太經營「官塘魚餌」已21年。(陳智良攝)

風吹雨打的開舖生涯

周生周太每天早上6點多就要開舖,周太說:「我們凡是紅色假期,就要一早回來開店準備,因為客人很早就出海釣魚,他們下了訂單,所以一開舖就要交收貨物。」

靠牆舖依牆而建,空間不大安裝不了冷氣機,風吹日曬雨淋,著實辛苦。為了家庭和孩子,兩夫婦見日做日,捨不得吃,更捨不得穿,陪伴孩子的時間當然也很少。

沒辦法,手指都有長短。你選擇和小朋友培養感情,你就沒有資金,他們讀書要用的書簿費、早餐費怎麼辦?你選擇一就沒有二。

二人不做,子女會接手嗎?「子女也不想接手,他們寧願交家用。他們讀過書,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夠了。」周生如此回答。

周太補充:「你不放手,他只能永遠在溫室長大,你放手,讓孩子自由發展,他們或許可能有啖安樂茶飲。」

話雖如此,周太言談間還是透露出曾經的期望:「最好就是我退休,他接手做這一行,好過出去打工,但他們仍然選擇出去打工,不想在這裏工作這麼辛苦。」周生輕輕說一句:「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打斯文工。」

開檔很辛苦,故周生的子女無意接手。(陳智良攝)

退休還是重新再做?

面對重建,雖然周生打算不再做了,但仍很不捨得。周生稱:

現在才50多歲,還不到退休年紀,再另外搵舖頭做,又不年輕了,不想搏,所以兩頭唔到岸。

這樣兩難局面,亦是不少這個年齡層的商販所要面臨的。

市建局提供回遷方案,條件是減賠償,兩年過渡期間有補償津貼。不過周生考慮到,縱然未來新舖可減租三年,但之後回升原價肯定很貴。再者,新市集位處商場內,也講求衛生,養魚餌又需要水,整潔程度肯定稍遜,如此一來,商場不一定容納。

還有,屆時要重新建立熟客生意網絡,收入有影響,租金自然成壓力。「最主要是店租貴,說甚麼都是假。」周太一針見血地說道。

現時店舖的地點好夠闊絡,另外再找,租金肯定高。(陳智良攝)

老派人情味經營手法

因為交吉在即,店舖急需以優惠價散貨,這盤虧本生意周生看得開:「其實我們現在半價賣、買一送一是很虧本的。如果我們拿虧本的心態去做,我們會很不開心。不過我們現在的心態是賺了別人21年錢,回贈給客人,這樣想的話心就會很舒服,賣得很開心。」

周生認為減價是將過去賺的錢回饋街坊。(陳智良攝)

心態決定一切,周生稱做生意不外乎賺錢,不論是甚麼樣的人,上門都是客,有問必答,有求必應。「客人在別家店買的東西有問題,我一樣幫忙解決。我們這些街坊模式,老派作風就是這樣——有人情味。」

當然也試過做好心幫客人義務捆魚絲反倒被罵,周生心裏雖然不好受,但依然笑謂,開檔做生意要大方,不要記仇,不然不開心的只是自己。

撰文 : 李榆佳 TOPick記者